來源:Smart智富月刊 11月

在高油價的驅動下,有成千上百萬投資人,希望重溫1930年代石油業大繁榮的美夢。因此不少人直接買如艾克森美孚(Exxon Mobil Corp.)等能源業巨擘的股票,更多的人則選擇購買專門投資能源業的共同基金。

能源避險基金中心的資料顯示,目前投資525檔能源和商品避險基金的金額高達674億美元,此數字較今年初的300億美元,高出了1倍以上。但是,7月開始,油價從波段高點的每桶78美元下探至60美元時,市場對能源的負面評論接踵而至,投資人陷入一片恐慌。

芝加哥賀蘭德資本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賀蘭德表示,今年才投資能源基金的投資人,進場時間太晚,而能源基金的損失風險,就像1999年投資人追逐網路股一樣。明尼蘇達威爾斯資本管理公司投資策略長保羅森說:「大家以為能源業前景看好,事實上,13個月前就已經觸頂。」

油價超漲超跌 熱錢是主要關鍵

不過,回想今年7月前,市場分析油價走勢的聲音,卻是完全相反的。例如美國原油庫存和汽油庫存下降、中東地緣政治危機並無緩和的跡象,而且全球原油需求不斷上揚,加上投機熱錢的驅動,油價像脫韁野馬一樣,當時預測是「就算衝破100美元,也不足為奇。」

投資人一頭霧水了,怎麼才短短2、3個月時間,市場豬羊變色,原本被捧上天的原油、非買不可的標的,現在卻好像有泡沫化的危險、要趕快減碼因應才是上策。

追究油價下跌背後的原因,有一大部分是熱錢退潮。根據Morningstar(晨星)所追蹤的48檔天然氣共同基金資金流向顯示,8月分只吸引了1,200萬美元資金流入,較去年同月的16億美元,天差地遠。能源交易資訊網站Energy Hedge Fund Center創辦人Peter Fusaro表示:「資金大舉退場,許多投資人獲利了結、並退場觀望。」

這幾年能源商品大熱門,2003~2005年能源基金報酬率平均為33%,投資人蜂擁而至。避險基金研究公司Hedge Fund Research表示,純粹投資能源商品的避險基金檔數,由2000年的12檔增加到現在的68檔。金融顧問公司Barclay Group分析師Solmaxman分析:「投入高盛商品指數的每1美元,就有70美分流向能源。」

由此可見,熱錢的搧風點火,是能源商品超漲的主因。所以當熱錢退場時,油價怎麼上去、也就會怎麼下來。但是油價會跌到多低呢?華爾街分析師認為,今年第4季油價平均仍可以見到65美元/桶的水準,至於明年的均價,有可能降至62美元。不過,如果跌勢不止,這些預估數字會很快向下修正。

觀察OPEC減產 能否控制油價跌勢

但是不要忘了,全球原油市場價格還有一隻手在操控,那就是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。有國外媒體專欄分析,現在的OPEC雖然不是70年代的「魔鬼」,可以讓油價一飛衝天,撼動整個世界;但也不會是80、90年代的「紙老虎」,任憑油價萎靡不振而無能為力。

據美國能源部的估算,石油探勘、開採、運輸等成本,每桶約15美元,加上1倍左右的利潤,原油的合理價格應為30~35美元/桶。現在油價可能長期維持在50美元/桶以上,原油產業的利潤可想而知,這當中的受益者首推產油國。

來自美國能源部的數據顯示,2005年占世界石油供應40%的OPEC,石油收入較2004年增加475億美元,而達到創紀錄的5,220億美元。要既得利益者放手,談何容易。

加上無論其他國家投入多少資金開發包括水力、風力、太陽能等新能源,石油仍是目前最重要的能源來源,所以OPEC有實質的能力根據市場波動情況,調整所有成員國出口配額,並藉此控制油價。

果然就在油價跌勢不止的時候,OPEC出手了。10月19日晚間,OPEC同意進行近兩年來的首次減產,並自11月1日開始實施,屆時原油產量將從目前的2750萬桶/日,削減至2630萬桶/日。值得注意的是,每日減產120萬桶的降幅大於市場預期。假設還無法讓油價持穩,當然有可能實施第2次減產計畫。

長期看漲 因供給仍跟不上需求腳步

熱錢的流向、OPEC的態度,顯然對於油價的走勢具有一定的影響力,不過,最後決定油價長期走勢的關鍵因素,還是得回歸「供需」。

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資料指出,目前全球石油庫存僅能供應全球53天的石油使用量,相較於歷史資料,庫存天數最小值51天、最大值59天,目前的數字屬於偏低水準。

另外,國際能源總署(IEA)於8月所提出的全球原油需求預估數,儘管將2006、2007年的全球需求成長率微幅調降0.1%,但是調整後數值仍有1.2%及1.8%,高於過去10年成長率平均值。

觀察新興市場對石油需求增加的速度,IEA報告指出,中國大陸2006年原油需求成長率達6%,較全球平均值的1.2%高出數倍,加上印度、俄羅斯、中東也都轉型為消費型經濟,新興市場正扮演原油需求成長的驅動角色。事實上,趁著油價下跌的這段時間,中國大陸反而加緊採購,9月的原油進口量創下歷史紀錄,平均每天約為329萬桶。

需求面有增無減,那麼供給呢?在油價高漲的過程,OPEC成員國開足馬力生產,而各國的石油探勘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中,日前有新聞說,墨西哥灣發現了特大油田,美國原油儲量可能因此增加50%以上,而這個消息顯然對油價產生了助跌的效果。

只是這個新油田位於7000多公尺的海床地層,開採難度及成本都極高。天達環球能源基金經理人健力士(Tim Guinness)分析,新油田蘊藏量為30~150億桶,但要應付全球每年新增的石油需求,必須每年發現3個蘊藏量相當於此的大型油田。問題是,全球已經很久沒有發現大型新油田了,看起來供給仍然無法跟上需求的腳步。

接近50美元時 長期買盤可以進場

因此嚴格來說,目前的原油供需,與3個月前、半年前、甚至1年前差異不大,以長期趨勢來看,油價還是會步步墊高的。

更何況根據歷史統計資料,過去6年半以來,國際油價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大幅調整,每次調整幅度介於21~43%,平均調幅為31%,而這一次油價波動幅度約25%,並未偏離軌跡。

那麼,手上的能源基金該加碼還是減碼?一些國際大型券商及投資機構對於長期油價的預測,以及對石油公司股價的評估標準,仍然維持在50美元左右,也就是如果油價穩定保持在50美元以上,石油公司的獲利動能就不會改變。

既然如此,手上已有能源基金部位的投資人,就不需要選在油價從78美元跌落到目前60美元的時間點來減碼;而空手的長期投資人就靜待安全價位,也就是接近每桶50美元時再買進吧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ene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